毛巾的历史故事

   毛巾的历史最早要上溯到先秦时期,那时的毛巾叫“巾帕”,类似于今天的毛巾,人们用它来擦汗洁面。《孔雀东南飞》中“阿女默无声,手巾掩口啼”可以证明此说。毛巾正式的名字可能出自唐朝,比如:“缏得红罗手帕子,中心细画一双蝉”的诗句。另外,在我国古代,手帕(毛巾)也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信物,比如红楼梦中,黛玉烧毁宝玉给她的定情信物中就有手帕(毛巾)。古埃及也出现了用蒲草编的帕,用来擦汗和遮挡阳光。古希腊出现了用亚麻做的帕,出门随身携带。

近来的手帕也不仅仅是洁面的用品,在日本妇女中是一种随身的装饰品,在浪漫的美国人中是一种爱情信物,在英国男人西装口袋上,则是一种绅士的象征。法国人的手帕更是多种多样,为了折叠方便,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875年强令手帕每边长度相等,这个“手帕正方形”的规矩一直沿用至今。

从手帕到手巾,最早开始于我国汉代。手巾则是以男性为主,主要用于劳务耕作时擦汗之用。由于出汗不仅限于面部,后来又出现了长巾,可以搭在肩上或寄在腰间。这种粗布多系经细纬粗或经稀纬密的“葛”类织物,手感厚实、松软、清末上海松江叫“斗纹布”,也叫“高丽布”,在当时及以后十分盛行。

从手巾到毛巾兴盛于明代,那时我国福建漳州的丝织业已十分发达。受日本舶来品“倭锦”的启发,我国古人用竹丝装在一个特制的套筒中,俗称“剑壳”,将“剑壳”投入开口的经丝中,捏住一根“竹丝”,将“剑壳”从开口的另一端抽出,留下的竹丝在纬纱的别压下形成毛圈。这种织物毛圈规整又丰满,而且厚实柔软,吸湿能力大,成为日后毛巾的样板。明清时期,棉花传入我国。

清康熙23年,日本生产的棉织毛巾进入中国,加上我国已十分流行经起绒工艺,如“全彩绒”、“海鹅绒”、“漳绒”等技术,毛巾产业形成独立的产业系统。清朝末年,我国的宫宦大户用的毛巾多数依赖进口,仅以日本“铁锚牌”毛巾为例,1894年进口8.96万打,到1909年激增到61.42万打,覆盖了整个中国市场。中国土制葛巾则淡出巾帕市场,直至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上海沈毓庆用土布机发展的序幕,从此中国毛巾民族工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。到1920年,仅川沙县已有大小毛巾厂75家,织机2500余台,从业人员达3750余人,年产毛巾50万打,形成了与日本毛巾分庭抗礼的竞争局面。

我国的毛巾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一度占领国际毛巾市场70%的份额。后来由于国际势力的经济封锁,加上国内毛巾企业恶性竞争,大量毛巾企业纷纷倒闭。1991年以后,我国毛巾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,彻底改变毛巾企业的形象,抓质量、讲诚信、创品牌,毛巾企业又迅速发展起来。


关于我们 | 公司动态 | 招商加盟 | 在线反馈 | 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: 京ICP备12028534号-1 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双桥路双惠苑甲5号  电话:17343019309   传真:0311-83317037

友情链接:毛巾厂  纱布 铝制品加工厂   铸铁闸门 淋浴水龙头 工作服定做 厦门小天鹅洗衣机售后 纱布棉织厂

陈先生陈先生
赵先生赵先生
李女士
吴小姐